湖南法治報全媒體記者 何金燕
“無論安危冷暖,有我高橋警官。”4月13日,“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全國媒體浙江行”走進寧波市公安局海曙分局高橋派出所。一樓接待大廳內的宣傳視頻里的這句口號,讓不少記者聽了心生敬意。
作為全國“楓橋式公安派出所”、“人民滿意派出所”,這家“85后”派出所始終秉持“老百姓的事就是天大的事情”這一所訓。去年,共化解糾紛3271余起,警情下降10.1%,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高達99.1%,豐富了新時代“楓橋經驗”新內涵,走出了一條城市復雜治安區域社會治理新路子。
社會力量擔當“得力助手” “六聯模式”助力社會治理
建所38年來,該所堅守“愛民”承諾,秉持“一二三”工作法,即群眾來所找人不過一、要求辦事不讓跑兩趟、解決問題三天內必須有回音,平均每天接警約50起,雙休日辦證服務不打烊,全所33名民警日夜堅守一線。在所級層面探索推進“首問責任制”“最多跑一次”“限時辦結制”等,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無愧于“高橋警官”金字口碑。
“派出所平均每天接警約50起,全所民警一起上也才33人,如果單靠警方治理好轄區是有難度的。”該所相關負責人說。
“那怎么辦呢?”不少記者提出了疑問。“那我就帶你們去對面的高橋鄰里服務站看看吧。”該所相關負責人說。服務站里有不少志愿者。“鄰里的事情交給我們就行了。”“高橋鄰里”志愿者金阿姨在高橋中心菜市場附近撿到了學生證,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給老熟人——高橋派出所民警彭偉平打電話。“找人是警察的專長,找我們團隊的負責民警小彭準沒錯。”有了民警的助力,十分鐘后,金阿姨就在高橋派出所等來了孩子家長,物歸原主后才放心回家。
事實上,除了首創并發展了“高橋鄰里”外,高橋派出所還堅持以村警聯治、單位聯防、組織聯動、物業聯盟、人口聯管、矛盾聯調的“六聯”工作模式。“維穩治安工作怎能少了潛力無限的社會力量。”該所相關負責人說,為此高橋派出所培育等各類社會組織40支1500余人,配套“剛性+柔性”管理辦法,在平常時間讓一股股“平安力量”匯聚起來,實現了良好的社會面綜合治理成效。
目前已形成 “高橋鄰里”“物業聯盟”“公寓管家”三支平安志愿隊伍組成“三橫”社會力量,鎮級治理“共融互通”、村級治理“雙向兼任”、企業治理“拍檔參與”構成“三縱”共治體系,勾勒出一個完整的高橋派出所“三縱三橫”警務共同體,展示了基層派出所創新基層治理,走好群眾路線的生動實踐。
高科技成為 “智治法寶” 形成多元處警工作格局
當天采訪中,大家還來到高橋派出所最為高科技的房間——綜合指揮室。只見室內,一塊25平方米的大屏幕上映著地圖分布和各類數據等,十分吸睛。這是海曙公安分局研發的具備勤務指揮、巡邏防控、警情處置等功能的智慧巡控平臺。
“除了它以外,還有高效統籌警情清零、智慧勤務平臺,這三大數字平臺是我們的智治‘法寶’,三者高效聯動,讓我們的處警質量、巡控水平、勤務效能邁上新臺階。”該所自豪地說,派出所還在轄區構建環鎮智慧防控圈,將前沿技術應用緊密結合,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在采訪中,大屏上顯示,接到一起寧波市公安局分流的消費糾紛類“非警務”警情,指揮員立即將該“警情”派發給綜合執法隊員到場處置,通過源頭處理,做好警務類及非警務類警情分流,大大減少非警務類警情對派出所警力的牽制,更好地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
2022年以來,寧波市公安局積極推動110報警服務臺與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高效對接聯動。通過構建市、縣、鎮街三級非警務警情分流體系,形成政府部門協同履職、110及時響應處置突發警情的多元處警工作格局,為解決群眾訴求提供更加專業、精準、高效的綜合服務。
在此項工作中,高橋派出所先行一步。2022年11月,高橋鎮根據非警務警情處置工作規范化要求組建了一支由派出所輔警、鄉鎮城管綜治隊員組成的綜合執法隊伍。這支隊伍全天候運作,運行4個月以來,已處置“雙非”警情1248件,分流率達30.39%,日均縮減民警接處警工作時間5.9小時。“我們還配套執行首接責任制、情況報告制度和先處理后移交、派員參與現場處置等制度,嚴格確保各類非警務警情電話有人接、問題有人管、解決有渠道、處理有反饋。”高橋派出所所長韓多奇說。
一審:曾金春
二審:羅霞
三審:萬朝暉
責編:曾金春
來源:湖南法治報